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_五个一十百千工程争先创优活动总结

更新时间:2020-09-16 来源:总结评论

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_五个一十百千工程争先创优活动总结

开展“五个一”、“十百千”争先创优活动总结

  根据市委发文件《关于在农村开展争创全区“十强乡、百强村、千户明星党员户”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扎实安排。“五个一”、“十百千”争先创优活动开展三年来,在全乡各村支部和广大党员队伍中真正掀起了一个“比、学、赶、超”的新高潮。通过活动的顺利开展,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乡村班子的领导水平明显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面推动了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3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15725.04万元,乡财政收入完成33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29元。乡上先后被省、市授予“文明乡镇”、“六好乡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无毒乡镇”、“双拥模范乡”等荣誉称号。目前,该乡已成为全市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面鲜红旗帜。

  一、抓班子,凝聚工作合力

  乡党委作为全乡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扬起“龙头”,带动“龙身”,乡党委重点突出“五讲”。一是讲学习,班子成员都严格按照要求,利用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和周一、周五的学习日,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学理论、学党章、学法规、学政策、学科技,在班子内部形成了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风气,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目前7名党政领导中,平均年龄38岁,有5名同志取得本科学历,2名同志取得研究生学历。

  25名村级班子成员中,平均年龄40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8名,初中文化程度的7名。二是讲正气,班子成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带头弘扬正气,反对歪风邪气,讲奉献,不讲索取,自觉清正廉洁,严格要求,艰苦奋斗,营造了一个正气上升,利于工作的良好环境。三是讲政治。乡村班子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贯彻省、市的决策、决定,顾大局,识大体,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创造性的贯彻上级的精神。四是讲团结。乡村班子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科学分工,班子成员之间讲党性、讲大局、讲友谊、讲谅解,求大同、存小异,真诚相处,热情相待,坦城相见,形成了团结和谐,坚持有力,务实肯干的领导集体。五是讲公正,在干部的选拔上,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使乡村两级干部真正做到了“谁有本事谁当家”。在干部评先选优、奖励处罚、年终考核等方面,始终坚持公正处事,不以人的好恶办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抓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抓学习培训。乡党委把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赶超进代新意识的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市场经济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三年来,先后组织65名乡、村干部到新疆、温州、兰州、酒泉等地考察学习和到市委党校培训学习,激励他们开眼界,增才干。充分发挥乡党校的主阵地作用,举办村组干部、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等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党员800人次。利用“党员电教科技中心户”,定期组织本小组党员观看各类电教片,观看党员达400名,占到农民党员总数的98%。同时,激励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党校函授学习。通过培训教育,使全乡干部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45岁以下的党员和80%的村组干部每人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并获得了绿色证书和农民技术员资格证书。 

  二是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培养和发挥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在生产

经营中的科技示范作用,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选准培养对象时,乡上制定并坚持三个定位的选人标准。素质定位,选择了一些党性强、综合素质好、有科技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党员,作为培养对象;重点定位:选择了一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经营项目有市场前景的党员种、养、加工户,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布局定位:根据各村区域优势、生产条件和人口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相应的培养对象。对于确定的培养对象,实行集中培训、基地示范、现场观摩、巡回辅导、鼓励自学的办法进行科学培养,并坚持做到了组织支持、政策支持、服务支持和舆论支持。同时,每年对培养涌现出来的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三是强化教育管理。首先在发展新党员上,严把“入口”关。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状。乡党委研究制定《发展党员五年规划》,明确了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2001年以来,全乡新发展的88名党员中,35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致富带头人的要占80%以上,妇女党员要占20%以上,党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生机和活力明显增强。其次在党员管理上,全面实施党员分层分类管理,并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就是按照党员所从事的产业,把全乡党员分成种植、养殖、林果、二三产业等五大类43个党小组,将党小组建立在了产业链上。同时,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对全乡农村党员设置了监督岗、示范岗、民事调解岗等6个岗位。在定岗前,村支部公开岗位名称、岗位职数和岗位职责,根据党员自荐和党小组推荐情况,按照就近、便利的原则,并结合党员的特长、特点择优配岗。

  在开展中,上岗党员每季度向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一次,并定期组织测评,称职票达不到70%的实行待岗,对待岗时间超过半年的党员,结合年终民主评议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党员。这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党员争先创优热情。同时,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较好地解决了党员队伍建设抓不准、抓不实的问题。目前,全乡党员队伍已形成了创大业,争一流的良好局面。

  三、抓发展,增强综合实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提高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关键在于开拓经济发展新路子。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乡上累计筹措资金370万元,完成集镇拆迁改造面积4700平方米,新建成了集贸市场、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和25家商业门点、10套上宅下店小康住宅。同时,硬化人行道500多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2.5公里,铺设供排水管道1.2公里。目前,一座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到位的现代化小城镇初具规模,经济拉动作用充分显现。二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乡党委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以“农”户号企业为方向,积极招商引资,新上了华强棉业、兴盛棉业、宏运棉麻等8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

  其规模可完全收购加工本乡及周边乡镇、农场所产的籽棉。这不仅增加了乡财政收入,而且解决了广大棉农棉花卖难问题和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乡党委依拓市场、发挥优势,在“新”字上下功夫,在“闯”字上做文章,宜林则林,定牧则牧,宜农则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乡共种植棉花31000亩,发展优质桃750亩,红堤葡萄3000亩,养殖专业户167户,已逐步形成了棉花、葡萄、优质桃、畜牧养殖业四大产业带。农民收入连年稳步增加,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户占到全乡总户数的40%以上。四是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兴办集体农场。

  目前,最大的村办农场耕地面积已发展到300亩。另一方面,盘活集体现有的闲置资产,转换经营机制。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入股等形式,兴办砖厂、棉加厂、预制厂、养殖场等来增加了集体收入。全乡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16万元,其中有两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已达到26万元。五是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乡上先后投资3200万元,硬化村级道路18公里,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完成农电线网改造123公里,100%的村农电线路实现了标准化,100%的村吃上了干净、卫

生、符合标准的自来水,80%的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75%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建成高标准的小康住宅示范点2个,使200多户农民住上了宽畅、舒适的小康房。同时,先后改造学校危房、新建了富强、芭子场两所小学,新建了农民健身广场、文化站等公共设施。

  四、抓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乡党委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委委员工作职责、党委议事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干部年度考核制度等16项制度,形成了有章理事、接章理事的工作机制。同时,狠抓了各项制度的落实,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特别是近几年乡党委把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零户统管”、“村帐长管”制度,全面落实了站所、村级财务、政务公开制度。尤其对群众意见比较大的村组,乡上专门成立了财务清理小组,进行重点清理整顿,发现问题及时向党委反映,及时进行查处。2001年以来,先后对1个村、6个组的财务进行了全面清查,清理涉及资金120万元,处理违纪人员6人。

  在此基础上,各村普遍落实了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水费、干部工资、重大工程项目等重大村务、政务向村民公开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了村组干部的施政行为。另外,结合年终考核,乡党委每年都组织人大代表、党员代表对站所干部和村班子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工资、奖金、评优树模挂起钩来,增强了考核的实效性,彻底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lzjjdc.com/lingdaojianghua/7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