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专题党课讲稿

更新时间:2022-05-19 来源:党会党课

2021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专题党课讲稿

  党课 ,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而开的课。以下是本站分享的2021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专题党课讲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专题党课讲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取得显著成效。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早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华北解放区就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建设实践。尤其是中央苏区社会治理很大程度上带有鲜明的探索性,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初步呈现现代社会治理内涵中以法治、自治、共治相结合的基本特征,以及软法规范调整、多元参与、协商对话等治理理念,为新的历史时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涵养和重要启迪。

  一、宝贵经验: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社会治理理念在探索实践中逐渐萌生。中央苏区社会治理的探索,找到了现代社会治理的力量之源,工农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由此推动了日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推动了社会治理民主化进程。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适应革命战争和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在社会治理进程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把人民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强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并将其贯穿在全部治理实践中。毛泽东同志认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一切依靠群众,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而获得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并转化为有效的革命动力和社会治理能力。

  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在探索中逐步呈现。适应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中央苏区呈现出以多元主体参与、互助合作共治为特征的社会治理新局面。中央苏区时期,工农群众从以往的被统治者逐渐走上自我管理的舞台,由此促使社会治理的主体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演进,中央苏区社会治理逐步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工农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在中央苏区,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相继通过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治理活动中,工农群众多以互助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苏区各种社会组织相当普遍,如工会、贫农团、青年团、反帝拥苏大同盟、合作社、互助社等,覆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各方面。这些组织在工农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局面。

  柔性治理的制度体系和运转机制初步建立。其一,初步形成法律法规和法外制度共同作用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一方面,中央苏区从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和客观条件出发,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法律法规,包含婚姻家庭、经济管理、土地政策、劳动政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内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法治和制度的需要,成为苏区社会有效治理和有序运转的法律制度依据。另一方面,中央苏区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各种行业规范、发展纲要、组织章程等制度规范,与当地民俗习惯等共同成为中央苏区开展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资源。其二,采用多种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治理机制建设上,中央苏区设立了中央司法人民委员部,建立了审判机关,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司法组织系统,对重大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审判裁决。同时,中央苏区大量采用调解、说理教育批评等方式处理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的一般性矛盾纠纷,提供了社会治理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提高苏区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了工农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中央苏区治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法治化,为建立革命秩序、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供了有力武器。

  二、重要启迪:现代社会治理要提升柔性治理能力

  其一,注重发挥软法规范在现代社会柔性治理中的重要功效。现代社会治理是建立在一套制度体系基础上运行的。这套治理制度体系是具有一定约束性的各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社会公约和习惯等形成的社会治理规则的有机整体,包括硬法规范和软法规范。硬法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软法规范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认可的法律法规之外的对社会主体具有软约束力的治理规范。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硬法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社会进行刚性治理,软法规范则为社会主体的自我决策、自我规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施柔性治理提供基本规则。软法规范属于非强制性的自律规范和自治规范,大量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成为社会柔性治理的制度基石。

  软法规范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软约束。现代社会治理牵涉社会成员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是民众之间的一般权利义务关系,由未纳入国家正式法律法规体系的各种软法规范进行调整。这些软法规范体现了非国家意志的社会大众的公共意志,它们在维护社会正常运转中,以非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方式为社会活动提供软约束,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软法规范的柔性治理强调的是平等尊重、沟通协商、民主自治的软约束治理模式,彰显了灵活性、合意性和自我约束性,不但是对硬法治理的有效补充,更丰富了硬法治理的形式和内容,赋予人们更多的自治权,展示了现代社会治理柔性之治的特性。

  加强软法规范的创设和合理运用。柔性治理要注重尊重、引导和鼓励社会大众在各自领域创设软法规范,包括调整市民经济社会生活关系的各种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社区公约、团体章程、行业习惯、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行业协会标准、行动倡议和指南等。同时,要加强相关引导机制的建设,在更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更好更灵活地运用软法规范,使之与国家硬法规范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系统协调的现代治理制度体系,用以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软法规范的创设与实施必须遵循基本的法治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等正当程序原则,不得与宪法和法律法规等国家制定法相抵触。

  其二,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机制。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调解、诉讼和仲裁是现代社会治理最为常用的纠纷化解方式。我国的社会矛盾纠纷中许多都属于社会主体私人权益的纷争,所涉大都是民众一定程度可互相让渡的权益,具有较大的可预防性和可调解性。现代社会的柔性治理要求充分认识和发挥调解在社会治理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以疏导、解释、说理、教育、批评等方式,让冲突各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达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良好效果。调解作为比较自由灵活的纠纷解决方式,更加尊重当事人意志,容易为当事人各方所接受,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成本很低的解决方式。

  要发挥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包括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内的包含各类纠纷调解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社区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大调解”机制的功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在具体路径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府机构纠纷调解机制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的纠纷调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发挥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纠纷解决调处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这些社会组织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其纠纷化解功能的发挥。在技术手段上,充分利用传统现场调处模式和运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线辅助方式,形成多种渠道、多方参与、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其三,提升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全面树立以协商、对话、自治、共治为核心的柔性治理理念。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提升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质效,要求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渠道并存,这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在各种治理活动中,充分尊重社会主体尊严,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自主性、能动性,采用扶持激励的方式,鼓励社会主体对社会事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有效发挥其他组织和公民协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同时,要强化各类主体法治化的协同治理运作模式,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合法合规,以避免各类主体因参与社会治理行为的盲动性而阻碍有效社会治理的实现。

  必须重视各类社会组织的培育。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各类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公益性组织、行业组织等,具有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优势,是现代社会治理多元共治模式下的重要力量。推进社会柔性之治,社会组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是否具有生存发展并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本身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2021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专题党课讲稿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生日,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100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我们都知道,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10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0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100年。我党课的标题是:《做优秀共产党员》。

  在新的历史时期,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我结合村级工作实际,我认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最关键的要体现在“有理想、有作用、能服务”上。

  一、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时刻铭记党的纪律。

  崇高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坚强纪律和组织优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抛弃。一些党员由于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信念崩溃,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自我毁灭的道路。有些党员干部走上犯罪道路。这些事例反复告诉我们: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丧失了做共产党员的资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共产党员必须严格执行党章规定,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真正做到违反党纪的话不说,违反党纪的事不做。必须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纪律约束。

  二、要心中有责、发挥好党员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责任;锦涛同志指出:一名党员的作用,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就像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作用却不可低估。这句话非常生动形象,深刻阐明了共产党员发挥作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意义。党和人民的工作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党的执政成效是靠全体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汇集的。

  共产党员要有作用,我认为在以下方面:

  1、在宣传农村政策方面发挥作用。

  2、在应用农业新技术方面起模范作用

  3、在建设生态环境中起带头作用。

  4、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中发挥作用。

  5、在调解民事纠纷中起帮助作用。

  6、在正民风树新风中发挥作用。

  7、在村民自治中起监督作用。人们常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看什么,既要看他的思想觉悟,也要看他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村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党员是关键。可以这样说,成也党员,败也党员。我们党员,就平时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来看,是否能达到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标准,村民自有评价。所以,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并把自己的工作与党的形象和威信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以过人的本事说服人,以出色的业绩说服人,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

  三、立足群众、为民服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更是共产党人应该努力达到的崇高道德境界。无论想问题办事情,都心系群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指导个人行为的标准。同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意见。其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乐于吃苦在前,先公后私,乐于承担艰巨任务,乐于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我始终坚信,作为一名党员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常用党的宗旨、入党誓词、先烈精神和英模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才能进入角色,明其所想,知其所为,做出成效,才能秉公持正,坦荡磊落;才能见贤思齐,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保得住气节。在新时期我们每一位党员都有新的使命,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员。

  2021年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专题党课讲稿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今天我们全体党员共同上专题党课,就是通过回顾百年党史,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

  仰、凝聚力量,启迪智慧,砥砺品格。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让每名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当担,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今天我们有幸亲历党的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新起点,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站在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贯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主线,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动员和激励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带领大家共同学习。

  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

  会上的重要讲话,从理论上讲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从政治上讲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宣言书,从实践上讲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根本指南。可以这样说,无论是理论上、政治上还是实践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都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

  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某某发展史册!”回望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探索中收获成功,在失误后拨乱反正,在奋斗后赢得未来。党的百年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党的百年历史的主流本质就是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

  (一)伟大的庄严宣告

  我们党的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70周年、80周年、90周年时的重要讲话都是回顾伟大历程、总结基本经验、规划未来。这一次重要讲话因为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关,所以进行了庄严宣告,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脱贫攻坚力度超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时刻把人民的幸福生活放在第一位。

  所以,现在庄严宣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进一步明确了主题

  进一步明确了主题就是这100年我们究竟做了什么。我们做的事情很多,总而言之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这样一个总的目标,我们在每个时期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一次重要讲话把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从成就和奋斗过程来讲,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第一个阶段,我们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成立了新中国。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

  复返了!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来,中原无战事,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就算是唐宋盛世也是内战不断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和平局面,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实现的。

  第二个阶段,我们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那个时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展国家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状况,发愤图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后来的发展基础。

  第三个阶段,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巨大的,可以高度凝练为一句话,就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第四个阶段,我们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自豪地宣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同时,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在这一次重要讲话中,“人民”这个出现了86次,“伟大”

  这个出现了53次,足以体现大国、大党的气魄。同时,我们自豪地宣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提出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像一条红线,贯穿精神谱系的所有内容之中。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能够形成谱系?所谓谱系就是

  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同根同源,枝繁叶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就是在伟大建党精神上不断发展来的,在党史的每个阶段都有发展,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特区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探月精神以及载人航天精神等等,所以才能够形成一个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不是一个单一的主题,不是说的某一个方面,而是涵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态文某某上的三峡大坝精神、政治上的遵义会议精神、军事上的长征精神、经济上的大庆精神、外交上的援外医疗队精神,所以才能够形成一个谱系。

  (四)强调坚持“九个必须”

  “九个必须”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针与遵循。“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最基本经验。“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突出了我们当下和未来工作的重点。

  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包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某某新形态;弘扬和平、

  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等新思想新观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首次提法。为什么不可逆转?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怎样才能做到不可逆转?这是关系全局的大问题,我们必须要好好研究。

  (一)坚持马列主义、中华优秀文化与实际相结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是首次提出的新提法。过去我们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也是在回答马克思主义行在哪里的问题,即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什么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文化基础,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唯物论的观点,如“未知生,焉知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辩证法的思想,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相通的社会理想,如大同理想、天下为公。可以说,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有天然的适应性。

  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反对三种“教条”:一是反对“洋教条”,即照搬西方肯定是不行的;二是反对“古某某”,即我们弘扬的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三是反对马克思

  主义教条化,即我们关键要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来自哪里?来自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

  以,伟大建党精神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也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动摇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们说,西方的多党选举制度只是民主的一种形式,不是民主的全部。我们强调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也就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代表人民的利益,不是空话。我们既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有三个“不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也是我们党的一个坚定的政治宣誓。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人类文某某的新形态。这个新形态是物质文某某、政治文某某、精神文某某、社会文某某、生态文某某五大文某某协调发展的新形态。我们要实现这样一种新文某某,就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五个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物质文某某和精神文某某的协调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说,西方宣传的所谓“普世价值”并非“普世”的。西方想要强加给我们的,我们更不要。所以,这一次重要讲话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和平与发展,是每个国家都想要实现的;二是公平与正义,是每个社会都在追求的;三是民主与自由,是全人类认可的政治状态。这才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引领。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因为到了现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越是接近目标,我们的任务就越艰巨,就必须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魄。

  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其实就是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心。

  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是对历史转折的高度总结和归纳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全面回顾10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总结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述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高度总结和概括了我党从弱小到发展壮大的伟大历史进程。

  (一)马列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本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传播?因为适应了中国社会的需要,因为那些其他的理论都不灵了,农民运动也不灵了,包括孙中山的革命也没有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于是就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也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伟大建党精神的由来。

  (二)革命火种长征

  长征很艰难,既体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上,也体现在人为的党内斗争与矛盾上。但是,长征的胜利铸就了辉煌,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也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的核心:一是坚持理想信念;二是独立自主;三是团结。毛泽东同志对团结的理解很深刻,即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且实践证明反对错了的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境界。只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任何人都可以团结。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是也有过失误。这些失误也使我们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即不能简单搞那种传统的僵化的社会主义,于是才有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人民迈向了强起来的阶段。我们经常讲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怎么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就是中国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我们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海三座岛礁的建设就能看出,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已经迈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今天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借此向大家提几点建议,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是要把握政治方向。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深刻认识中国共

  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伟大贡献和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使命任务,自觉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民政协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要加强理论武装。要把思想统一到各项工作建设中来抓好落实。全面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七一

  讲话以及视察贵州时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做到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服务大局能力、建言献策能力、开展工作能力、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三是要筑牢理想信念。要把践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之“责”最为推动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

  强调“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是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当前基层正在换届,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意义重大。要本次基层换届为契机,切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今天讲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lzjjdc.com/dangyuanxiangguan/11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