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更新时间:2022-11-25 来源:工作报告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四篇】

辉煌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不折不扣落实好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和部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1949年10月1日丁字形的天安门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从这天早晨6点起就已有人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千姿百态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笑容。这天下午3点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接着毛主席亲自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一时间在场的三十万人一同脱帽肃立。

  这场开国大典标志着古老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生,然而这种新生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仍领导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革命战争年代的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标志着国家建设时代的开始。1949年的开国大典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古老的中国从此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在这段新的征程岁月中华夏儿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

  一、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代领导人曾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工业化底子几乎就是一片空白:1949年中国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1%。其中近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大量工业还是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已经历长达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和革命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主要工业产品和原料的产量数据上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同样落后于刚独立的印度:1949年中国的发电量是43.1亿度,印度是49亿度;1949年中国的粗钢产量是15.8万吨,印度是137万吨;1949年中国的生铁产量是24.6万吨,印度是164万吨;1949年中国的煤炭产量是3243万吨,印度是3220万吨;1949年中国的原油产量是12.1万吨,印度是25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的封锁孤立迫使我们必须走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鉴于这样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决心建立一个绝对完整的不求外人的工业体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关键时刻被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生产着全球一半的钢铁、全球60%的水泥、全球25%以上的汽车,中国制造已然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目前联合国对现代工业体系的分类包括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中国现有的工业体系已涵盖全部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因此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如今无论大到卫星、导弹、航母还是小到日用家电就没中国不能自主制造的。中国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所生产的医疗物资不仅完全能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还曾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

  二、通过彻底的土改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在干同一件事——土改。如今看来土改实际上成为了亚洲国家的命运分水岭:土改后的中国大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土改后的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得以跻身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行列;相比之下土改不够彻底的印度、菲律宾等国则陷入了发展泥沼。亚洲各国的土改大体分为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而新中国的土改显然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村举行的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同年10月10日《中国土地法大纲》由中共中央公布。全国土地会议后各解放区为贯彻会议精神从各级党、政、军机关抽调大批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这样就在解放区率先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从而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此人民政府以法律形式把过去在解放区所实行的土地改革推广到了全国范围。新中国通过彻底的土地改革打破了封建小农经济的束缚,从而为国家的工业化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这个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的国家人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就是获得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已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从而实现了农民拥有自己土地这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梦想。得到土地的农民得以翻身做主人,因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三、通过深刻的社会改造使古老的中国旧貌换新颜

  1949年中国的5.4亿人口中文盲率高达80%以上。文盲现象成为了新中国发展建设道路上的拦路虎。1952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6年以周恩来总理号召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文化进军为标志又掀起了第二次扫盲运动。两年后陈毅元帅在有关会议上说:“扫盲是使6万万人民睁开眼睛的工作,所以非干好不可”。第三次扫盲运动由此吹响了号角。

  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如今中国的文盲率已降到5%以下。在新中国的社会改造过程中被消除的不只是文盲:黄、赌、毒是旧社会的三大毒瘤。新中国成立后在立法上对色情、赌博行为进行了取缔。在中国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娼妓业、赌博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奇迹般消失了。如今尽管有些不法分子又开始从事这样的活动,然而国家在公开层面对这些行为都是严厉打击的。

  旧社会的各种帮会组织也和黄、赌、毒一样是祸害人民群众的一大毒瘤。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对帮会成员进行改造,一方面对那些拒不改造罪大恶极之人重拳打击。当时的公安部长兼北京市公安局长罗瑞卿说过:“新中国决不允许娼妓遍地、黑道横行!”新中国对旧社会妓女和帮会分子并不是将其打入另册进行歧视隔离,而是通过系统化改造使其劳动群众的成员。

  很多旧社会的妓女和帮会分子在经过新中国的改造之后重新成为了社会劳动者。1955年上海教养所有1000多名经改造后的妇女自愿报名参加新疆建设兵团的援建工作。这批妇女去了之后几乎都很顺利地找到对象,也有一些和当地人结婚生子并最终留在了新疆。新中国在改造旧社会人员的同时也在思想观念上移风易俗: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等观念在这一过程中日益深入人心。

第二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成就一: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成就二: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联合国需要中国。

  联合国是以自己的普遍性而自豪的,然而,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不在联合国里,联合国有什么普遍性可言?世界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需要联合国发挥作用。如果联合国缺少中国这一块,显然在应对世界上大的问题时缺少了有力的支撑。

  成就三:载人航天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航天运输系统进入定型阶段。

  成就四:港澳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大大推进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成就五: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

  成就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

  1984年4月,中国取得了总协定观察员地位。1986年7月,中国向总协定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从此开始了“复关”和“入世”谈判15年的漫漫征程。从2001年12月11日入世到现在这十几年间,中国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发生重大变化。入世推动开放,开放引入竞争,竞争倒逼改革,改革激发动力。

  成就七:2008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中国拥有如此众多的优秀运动员也令人印象深刻。改革开放30年风雨历程,中国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个蓬勃的新兴经济体。北京奥运会则把“文化中国”传递给了世界,“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深地融进汇聚了人类和谐的奥运理念中。“文化中国”在世人心中留下印痕,中国传统、现代的文化元素通过奥运会这一平台走向世界。

  成就八: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过三十年的壮观增长,中国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成就九:辽宁舰航母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2号舰瓦良格号。辽宁舰的入列不仅是中国海军史上的划时代大事,也是中国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首艘航母服役仍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时刻,它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将正式步入航母时代,使中国的海上力量有明显飞跃。

  成就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成就十一:“复兴号”领跑世界,开启中国高铁新时速。

  说到让世界惊叹的中国成就,那肯定少不了中国的“复兴号”高铁。2017年9月“复兴号”首次运行后,“350公里每小时”这一世界列车第一时速,就登上了各国媒体的新闻版面。

  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从设施设备,到高新技术,对中国的高铁进行了零距离、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有网友读完后由衷感叹:“是时候承认中国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了。”

  如今,中国高铁正凭借实力在世界赢得广泛声誉,我们期待高铁这张“中国名片”能够加快“走出去”步伐,也期待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就闪耀在世界舞台。

  成就十二:中国超算天河一号成绩斐然。

  首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以上;有关专家认为,“天河一号”的诞生,是我国战略高技术和大型基础科技装备研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

  成就十三:C919成功首飞,国产大型客机“零突破”。

  2017年5月,C919成功首飞,实现了国产大型客机“零的突破”,让中国不再是“没有翅膀的雄鹰”。

  没有谁比中国人民更懂,什么是众志成城。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2017年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近半个世纪。

  C919首飞现场,年近九旬的“运十”飞机副总设计师程不时用自己珍藏多年的小提琴,深情演奏了一曲《我爱你中国》,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成就十四: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诞生在中国。

  201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传出“石破天惊”的声音:第一个经由体细胞核移植产生的灵长类动物被成功克隆。两只名为“中中”和“华华”的长尾猕猴,分别在八周和六周前诞生于中华大地,它们的“故事”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成就十五: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中国航天奇迹让世界惊讶。

  2019年年初,从遥远的太空传回了一则喜讯——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着陆,并传回了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古老又神秘的月球背面,迎来了首个“地球行者”。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报道说,嫦娥四号着陆并探索的这个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通过此次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中国用事实说话,证实了在航天领域的技术能力。

  的确,之前全球已进行过一百多次的探月活动,但从来没有一个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进行软着陆。于人类而言,月球背面犹如一个“秘境中的秘境”,有许多未知等待人们探索。

  而此次嫦娥四号不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还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和月背间的中继通信,成为了中国航天能力快速发展的又一力证。

  成就十六: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成为一项革命性创举。

  2018年中国一项革命性创举就是港珠澳大桥落成,这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项目把香港、澳门和珠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时间。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设计到建设完工历时14年,它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第三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站起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双重历史任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打开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通道。

  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之际,美国把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考验。尽管实力悬殊、困难重重,但党中央审时度势,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经过三年殊死搏斗,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打出了不可撼动的大国尊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中,独立自主、发愤图强,实现“两弹一星”等重大突破,社会主义中国稳稳地站住了。

  富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快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转变,进而全面实现现代化,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反思和国际比较中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受住了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的严峻考验,顶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应对了1998年长江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等重大险情。我们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化的开放国际环境里强身健体。中国开始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步地富起来。

  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向世人展现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丽图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为人类解决共同的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力量。事实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阐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建立了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历曲折探索后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我们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的解放提供了动力。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系统、开放创新、与时俱进的真理。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艰苦备尝探索的结果。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曾走过弯路。改革开放前的艰辛探索为我们继续前行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曾经走过弯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也宣告了西方制度模式至上的线性历史观的破产。

  三

  笔者有幸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倍感自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人民共和国蓄势再出发。

  有政治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建立起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们有人民拥护的政治基础,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使我们具有排山倒海的体制力量。

  有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满是战争的疮痍,“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经过70年的奋斗,到2018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0万亿元,坐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对全球和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0%左右,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引擎,成为有韧性、有空间、有耐力、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大国,正向强国迈进。

  有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建了新中国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探索,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有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国人相信自己国家的力量,也了解世界的现实和中国在其中的位置,中国人的道路自信和民族的自豪感并不是盲目的,我们自信自豪但不会自满,我们会沿着伟人、英雄和先锋开辟的道路不断前进。

  有文化基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继续前行的文化基因。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赞美英雄、不忘前辈、牢记历史,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第四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回首新中国60年,我们所得的最伟大成就,莫过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回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首先要提到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筚路蓝缕之功。新中国的建立,是经过长期曲折探索形成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由此而取得的最为辉煌的历史成就。从此,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这是集中全党智慧形成的稳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以后,毛泽东等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些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成为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宝贵经验。失误的,成为我们必须永远记取的沉痛教训。无论如何,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探索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这三件大事,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下的筚路蓝缕之功。它将永远铭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

薄一波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始于毛,成于邓。”这句话总结得很深刻。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当中,我们不但要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的筚路蓝缕之功,还要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开创奠基之功。

邓小平同志引领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性一步,是胜利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陷入了迷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逐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在中共十二大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破天荒的独创性命题,在中共十三大前后正式概括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共十四大前夕又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著名论断。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并迅速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政策动力和物质动力。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关头,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从拨乱反正中开始历史转折,从一脉相承中开始新的探索,从解放思想中开始改革开放,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框架。中国人民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为带领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康庄大道立下的开创奠基之功。

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曾经概括提出了“三个永远铭记”。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角度,回顾新中国60年走过的伟大历程,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来说,同样也有“三个永远铭记”。这就是:我们要永远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下的筚路蓝缕之功,永远铭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下的开创奠基之功,永远铭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新世纪的继往开来之功。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容不迫地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其中包括:妥善应对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带来的国际复杂局势,成功化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制裁”,随后又顺利实现经济“软着陆”、应对并克服亚洲金融危机,胜利结束旷日持久的“入世谈判”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战胜困难、化解风险的过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邓小平理论做出科学概括并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崭新局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从此,我们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有新发展、新成就、新突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向前进。

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的8年间,路途并不平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概括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先后战胜了“非典”严重疫情、南方特大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妥善平息了西藏“五·一四”事件和新疆“七·五”事件,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并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成功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趋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各项举措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我国经济总量继续跃升至世界第三位。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极大优越性,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伟大历史性转折及其深远影响得以充分展开。

一个伟大的事件,往往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才能充分显示其意义和影响。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更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使其不断形成发展、日臻完善。新中国60年历程,贯穿着一条探索的红线,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长期不懈探索奋斗的结果,是新中国60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伟大成就与全部经验的结晶。

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启示,从根本上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做到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第一,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坚持是为了发展,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两者相比较,发展是第一位的。

第二,掌握基本原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掌握基本原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够在运用和检验中不断发展基本原理,使理论之树常青。

第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般寓于特殊之中,没有特殊便没有一般。因此,研究和把握特殊,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结合点。

第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关系。一定要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能用理论来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发展理论。善于把实践创新转化为理论创新,又用理论创新来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

总之,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以上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历史给我们的最为重要的思想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相关文章:

领导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新中国史的主要内容概括

疫情期间成立临时党支部会议记录

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工作方案

新中国史主要内容笔记

如何理解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新中国史全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zjjdc.com/lingdaojianghua/389210/

为您推荐

村民微信群最好的群规六篇

群规是建立群所有者(即群主)以及相关的群管理员(由群主任命)对群制定的相关规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村民微信群最好的群规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2-22 14:38:10   村民微信群最好的群规是什么   村民微信群最好的群规有哪些  

人大代表讨论人大工作报告发言材料六篇

人大代表一般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简称“人大代表”、“人民代表”。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02-22 13:28:37   人大代表讨论人大工作报告发言材料范文   人大代表讨论人大工作报告发言材料怎么写  

对工作报告讨论简短发言范文(通用6篇)

发言(fā yán),动词,义:评论,讲话。一般在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工作报告讨论简短发言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2-22 11:21:53   对工作报告讨论简短发言稿   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发言  

关于干部考察材料【六篇】

领导干部,主要指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国有企业中的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干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干部考察材料【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2-22 10:24:53   干部考察材料经典范文   干部考察材料现实表现范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通用6篇)

发言(fā yán),动词,义:评论,讲话。一般在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2024-02-22 10:14:39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材料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