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在智慧校园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0-04-14 来源:工作报告

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在智慧校园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在智慧校园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谭铁魁

  2015年10月30日下午,京信友谊中学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校长谭铁魁同志作了专题报告,培训"智慧校园"相关知识,进一步落实"智慧校园"的相关工作,京信"智慧校园"可望再上新台阶。

  提高认识 把握趋势 加快校园智能化发展步伐

  ——谭铁魁在智慧校园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2015年10月30日)

  老师们:

  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我校是今年启动的智慧校园建设学校。校园信息化工作我们已经落后了,这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我到一个村里看过农民办事不出村项目,农民朋友们在网上销售,网上购物,很风光,很时尚。我们是教师,知识文化人,在信息技术的利用上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未来已经来领,只是尚未流行。这是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一句名言。我把它修改为:未来已经来临,理应让它流行。

  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门召开会议,现就这项工作谈一些个人的认识,算是一次浅层次的培训。

  一。认识互联网

  有句流行的话:不管你身在何处,你都在网上;不管你怎样孤独,你一定在世界中。

  习主席访美的前夕,专家解读,说习主席要与奥巴马谈网络安全问题,很多人不理解。这是因为:互联网让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根在美国,目前,地球上承担互联网中所有网站域名的解析和管理的根服务器只有13台,一台设在日本的东京,两台设在欧洲的荷兰和瑞典,包括"主根服务器"在内的其余10台,都在美国。这个网络世界的关键设备,管理者是国际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多年来,围绕着根服务器的管理方式,全球大国间的争议持续至今。理论上,在特殊情况下,特定的国家可能被掌握根服务器的国家删除在互联的网络世界之外。所以,习主席要与奥巴马总统谈网络安全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从人类文明出现到2003年,人类所留下的所有信息的总和可以装满100万个1000G的硬盘。但是,这个庞大数据量仅仅相当于如今人类两天创造出来的数据量。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一些专家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预计暴增44倍,也就是说全球信息大概需要376亿个1000G硬盘才能储存。当前全球数据中心每年的电能消耗为300亿瓦,相当于30个核电站的电能输出,这说明我们已经身处大数据时代。

  2014年6月23日,ICANN第50次大会在伦敦举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各国应求同存异增进理解,达成7点共识:互联网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是危害;应该带来和平与安全,而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攻击他国的利器;应该更多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应该注重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应该文明诚信;应该传递正能量;应该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有了互联网,未来的企业,不再需要统御特定的人,只需要汇集特定的智慧、理念和主张。从理论上讲,未来的教学,一门课程在世界上只需要一个老师,一就等于无限。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那将是矗立了4500年的金字塔,能够目睹的这个星球上最动人的一幕。那就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在大地上,分享这个世界,并触摸天空。

  有了互联网,很多物质的东西我们可以随心随意使用它,但没有必要占有它。你们是否知道,美国有8000万个电钻,平均每部每天只用13分钟。难道真的需要8000万个电钻吗?假如我把电钻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就会像我们出门打的一样,随叫随到。让这些碎片般的需求和碎片般的剩余得以自由地对接,让所有的需求者足不出户,就可打量他人的库房。

  有了互联网,不必害怕遗忘了。科学家1945年就提出了记忆延伸概念,展望了关于信息检索、网络建设的可能前景,现在彻底实现了。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无法遗忘"的年代,我们也许会进入一个"无法原谅"的社会。有用才被记录的时代结束了,一切能够被记录的都会是有意义的。闯入我们生活的大数据,颠覆了我们一万年来建构的关于信息获取、信息记忆、信息储存的知识理论。时代性的技术带来了常态的改变,网络中的数据将因永久保存而永远存在,网络为人类实现了不会遗忘的记忆,网络永远记住了每个人的每个行动。

  网络高度发达以后,那些出行者可能不再需要出行了,他完全可以说着自己的乡音,守着自己的亲人,享受与他的能力相匹配的世界性分配,那些昔日渺小的个人,可以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和全世界的人实现着协同合作,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和竞争。千百年来需要经过漫长而谨慎的交往,并由家人和亲友一起审视参与才能确定的婚恋模式,也正在被互联网带来的最广阔的资源、最便捷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迅速解构和颠覆。

  二。数字校园发展概况

  1.1991年,科利华公司研制开发出中国第一套基于PC机[PC机,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分为台式机(Desktop)、一体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PDA)、平板电脑(Tablet)]的教育软件——"科利华校长办公系统",是早期数字校园建设的代表性探索。

  2.2000年11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推动了数字校园建设的全面普及。

  3.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启动了"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并发布了《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规范。

  三。新一代数字校园及其建设的核心

  新一代数字校园是以云计算、普适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内容、教育活动、教育信息等进行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改造,并通过物联网而构建的虚实融合、信息无缝流通、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是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来最优化地提高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成长环境。有以下核心要点:

  1.建立智能学习环境。要建设具有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可视化、智能交互、按需推送、智能管控等核心特征的环境。

  2.教育活动信息及相关支持系统的数字化。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师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实现信息的共享、数据的汇聚,推进技术与教育服务的融合、人和技术的融合、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融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一个基于数据的智能服务新形态。

  3.构建信息无缝流通的教育信息生态。

  4.提供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智能服务。

  四。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1.虚实融合的世界

  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网络(目前公共场所基本都有WiFi)和聚合海量数据的与平台,构建了无处不在的计算空间。未来的社会,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界限不再明显,人类的未来将是一个虚实融合的世界。这个智慧星球的三大空间——社会空间(人类社会生活、个体生存的空间)、物理空间(真实存在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存在于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字化信息、服务、计算和通信),将通过信息汇集,实现协同感知,进而实现泛在(就是指广泛存在,无时无刻的意思。比如泛在学习,泛在网等等)聚合(泛在聚合是物联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认为互联网造就了庞大的数据海洋,应通过对其中每个数据进行属性的精确标识,全面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这既是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联网的使命所在),三元融合。("泛在网"即广泛存在的网络,它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为目标。)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构建"泛在网络社会",带动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追求的目标。

  2.计算模式正在转型:普适计算、实施协同、信息生态观。

  "最深奥的技术是那些消失了的技术,这些技术将他们的自身交织于日常生活中,直至不可区分。"一种好的工具可能是不可见的工具,这一工具并不进入你的意识,你只是专注于任务而非工具。如书写技术、电的技术,就是"消失了的技术".

  ①普适计算。该技术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的技术,在这个融合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透明地获得数字化的服务。普适计算是虚拟现实计算的反面。虚拟现实计算致力于把人置于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世界里,普适计算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是计算机融入人的生活空间,形成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又不可见"的计算环境。普适计算技术把人类对现实世界所产生的直觉,如视觉、听觉和触觉,与计算机生成的电子信息相互融合,并以自然的方式提供给用户。

  ②实时协同技术。提供"随时随地"和"透明"的服务。随着4G/5G、卫星网络、光纤网络的快速发展,未来网络将会如同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网络不再被动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是主动感知用户场景的变化并进行信息交互,通过分析人的个性化需求主动提供服务。网络以多种接入方式、多种承载方式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无缝接入;任何对象(人和设备等)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合适的方式获得永久再现的宽带服务,可以随时随地存取所需信息。

  ③信息生态观。随着普适计算技术、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泛在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发展,计算技术的形态越来越以生活中的物品形态出现,技术将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控件中。未来的世界,因特网就是计算机,"生活就是计算机",技术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成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④学习的信息生态环境。

  五。未来教育可以预见三种趋势

  一是教育的育人功能将面临弱化的危险。学生通过手机可以听课,通过手机就可以查阅资料,新知识,新信息在"键盘"、"手掌"上就可以迅速输入"大脑".这种形势下怎么育人,德育工作如何做?中华优秀文化怎么传承,是需要研究的课题。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将不再泾渭分明。在线教育、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电子书包等让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三是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将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

  具体到教育教学将发生的三大变化。首先是人类的知识建构走上了分布式知识网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知识的存储不再仅限于人脑,而在服务器,实现了人机交互的互联互通;其次,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终身学习成为工作生活中的需要;第三,我们的教育教学迈入了混合教育阶段,也就是教育的线上线下结合。

  六。智慧

本文来源:https://www.lzjjdc.com/lingdaojianghua/73398/

推荐内容

为您推荐

村民微信群最好的群规六篇

群规是建立群所有者(即群主)以及相关的群管理员(由群主任命)对群制定的相关规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村民微信群最好的群规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2-22 14:38:10   村民微信群最好的群规是什么   村民微信群最好的群规有哪些  

人大代表讨论人大工作报告发言材料六篇

人大代表一般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简称“人大代表”、“人民代表”。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4-02-22 13:28:37   人大代表讨论人大工作报告发言材料范文   人大代表讨论人大工作报告发言材料怎么写  

对工作报告讨论简短发言范文(通用6篇)

发言(fā yán),动词,义:评论,讲话。一般在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工作报告讨论简短发言范文(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2-22 11:21:53   对工作报告讨论简短发言稿   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发言  

关于干部考察材料【六篇】

领导干部,主要指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国有企业中的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干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干部考察材料【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2-22 10:24:53   干部考察材料经典范文   干部考察材料现实表现范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通用6篇)

发言(fā yán),动词,义:评论,讲话。一般在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2024-02-22 10:14:39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材料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个人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