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23 来源:调研报告

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通用6篇)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通用6篇),欢迎品鉴!

【篇一】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一、实践探索与成效

阿拉善右旗积极做活沙产业,做优生态特色产业,做大驼产业,做强文化旅游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厚植发展动力,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因地制宜推动沙产业发展

阿拉善右旗沙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梭梭林、霸王、白刺、野生肉苁蓉、锁阳、甘草等沙生植物分布面积达1200余万亩,其中,天然梭梭林365万亩、绵刺374万亩、白刺837万亩;人工种植梭梭林226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35万亩;封沙育林75万亩、飞播造林36万亩;禁牧区植被覆盖率达到15%—25%,初步构建起了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握手”的生态屏障。全旗登记注册沙产业企业7家,沙产业专业合作社46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人均增收2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近年来,阿拉善右旗先后获得“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自治区沙草产业试验示范基地”“中国特色沙草产业发展示范旗”“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等称号,曼德拉苏木沙林呼都格嘎查被命名为“中国肉苁蓉第一乡”。

(二)打造全国骆驼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培育新经济增长极

经过多年的探索,阿拉善右旗已初步形成“科技研发、企业转化、基地带动、合作社辐射”的骆驼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骆驼产业富民效益初步展现。围绕打造“全国骆驼产业研发生产基地”目标,阿拉善右旗探索出“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创新、农牧民参与”的模式,制定出台驼圈建设补贴、驼奶收购补助、骆驼保险补贴和农牧民创业贷款等一揽子骆驼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全力推动骆驼产业成为全旗广大农牧民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20年6月末,全旗双峰驼存栏数量达5.7万峰,其中有繁殖能力的母驼2.8万峰,挤奶母驼1万峰左右,日产奶量达7吨。全旗已建成骆驼产业科技园1家(入驻驼产业企业5家)、骆驼科研机构1家、骆驼绒毛加工企业3家、驼肉驼乳加工企业4家、骆驼养殖基地20个、驼奶中转站7个、标准化驼圈164座。设立双峰驼保护区3200万亩,建成双峰驼生态牧场250个,注册成立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39家。全旗农牧业户3333户10282人,其中骆驼养殖户811户,骆驼养殖大户594户,挤奶驼户347户,从事骆驼产业的农牧民2400余人。全旗年创造骆驼产业价值达1亿元以上,养驼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全旗7个苏木镇骆驼托养基地带动贫困户131户300人,产业富民效益得到充分释放。

(三)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独具大漠特色国际旅游目的地

阿拉善右旗旅游资源独特,主要有“一沙、一山、一林、一谷”,即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海森础鲁怪石林、额日布盖峡谷。其中,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群湖、神泉、古庙”五绝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上帝划下的曲线”,是公认的“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和“30个最值得探险的地方”。阿拉善右旗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列入旗域经济主导产业,不断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度和旅游景区建设力度,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构建起了“大景区国际知名、小景区特色鲜明”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1+6+N”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4%。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00余人,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创新转型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系,在创新中取得新突破、获得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阿拉善右旗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政府财力有限、企业规模不大。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推动阿拉善右旗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创新上下功夫。一是争取整合项目资金投入;二是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积极为企业发放利率低、周期长的金融贷款;三是建立特色产业扶持政策补贴机制。

(二)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阿拉善右旗根据沙生植物资源的自然分布,在不同地区确定沙产业发展的各自主攻方向,形成了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沙产业布局。一是建设天然梭梭林肉苁蓉培育生产基地。如以塔木素苏木天然梭梭林为依托的野生肉苁蓉产区。二是建设人工梭梭林肉苁蓉生产基地。如以曼德拉苏木、塔木素苏木等为重点区域的人工接种肉苁蓉区,发展人工梭梭林种植和肉苁蓉生产,构建起绿色生态保护屏障,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南移扩张。三是建设白刺林锁阳生产基地。如以塔木素苏木、雅布赖镇、巴彦高勒苏木为重点区域的白刺林和锁阳生产,对天然白刺资源进行围封复壮,发展白刺林种植和锁阳生产,促进农牧民增收。针对牧区劳动力不足和骆驼分散养殖的实际情况,各苏木镇成立多个小型养驼合作社,发挥苏木镇培育驼奶合作社的作用,并通过分解任务压实责任。

(三)打造知名特色品牌效应,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一是做优特色产业。把生态特色产业做精、做优、做特。如肉苁蓉产业、锁阳产业等,通过科技创新、品质认证,打造“产学研用”全链条产业布局。二是做强品牌产业,培育新增长极。如通过对驼产业的政策扶持、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带动,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的利益联结机制,与乡村振兴进行深度融合。

(四)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刚需,没有人才的高质量难有发展的高质量。进入新时代,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地位更加凸显。一是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旗”战略,抓好人才引进、培养、留住、储备、使用、激励,搭平台、建机制、强服务、抓落实,不断拓宽引才育才用才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产学研用”整体布局,构建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三是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人才平台,引进培育科研团队、研究机构。依托优势产业资源,积极培育发展以肉苁蓉、锁阳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带动培养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壮大特色产业人才队伍。四是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做大做优生态特色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五)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辐射带动影响力

一是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使生态建设和沙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由农牧民个人经营到龙头企业带动、由资源简单转化到产业链条延伸、从小基地示范到大集团加盟的转变。二是推广“企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培育扶持沙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三是加强沙产业学科研究,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开发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四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引进、兴建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培育形成产业链,实现由被动发展向主动开发的转变。

(六)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同阿拉善英雄会、额济纳胡杨林、河西五市等旅游市场的沟通合作,打造独具大漠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有效利用沙漠地区旅游资源,打造沙漠观光旅游的特色亮点。提升全旗文化旅游知名度,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休闲旅游、深度体验旅游。

【篇二】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5月下旬,市x届人大常委会第x次会议将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情况的报告》,为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5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由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和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分别到x区、x区、x县、x市等地,对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五大专项行动”,大力助推“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正快速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一)实体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xx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户,比上年净增xx户,占当年全省净增的xx%;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x%,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xx%;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粮食总产连续10年超百亿斤,畜牧业增长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xx%,居全省第5位;出口额居全省第7位;财政收入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幅居全省第1位。

(二)提质增效成效明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xx调整到20xx年的xx。工业百亿元产业由7个增加到8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xx亿元,增幅达xx%;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xx%。

(三)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新动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xx年年末高新技术企业148家,增长xx%;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xx%,增加值占比(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xx%提高到xx%,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xx%,产值占比(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xx%提高到xx%。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专利申请量x件,增长xx%。新增各类市场主体xx万户,同比增长xx%。市场主体总量与增量位列全省第二。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新模式,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xx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xx%,同比提高1.xx个百分点。全市实现经济总量增幅9%,其中,界首市、太和县、颍上县实现两位数增幅,县域经济占比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全市减贫xx万人,新增城镇就业xx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分别达到xx%和xx%,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还很突出,经济体系结构仍然不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还不平衡;经济总量不大、水平仍然不高,市场竞争还不充分,经济效益有待提升,动能转换任重道远,有效供给依然不足,现代化经济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同时,我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一些干部还存在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一)发展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工业经济,太和县、界首市发展较快。二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传统产业大而不强,“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占比不高,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三是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县域经济较薄弱,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较大差异。

(二)发展的“不充分”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增长不充分,尽管经济规模目前在全省排名靠前,但是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仍然靠后。二是经济要素和禀赋的利用不充分。阜阳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但是尚未转化为立体交通枢纽的经济优势;人口众多的数量优势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三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缺乏名企、名家和名品,难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四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省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意见和建议

(一)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并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新发展理念作为经济工作的指引,准确把握全国经济发展大势和全省经济发展态势,充分认识阜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着力克服薄弱环节,着力打造关键支撑,推动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引导各方面更好地把发展转变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上来。

(二)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紧盯地方金融、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逐一制定方案、落实预案,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特殊贫困人口,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扶能结合起来,保证脱贫质量。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形成常态化的生态保护工作格局。

(三)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双轮驱动”战略和“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强化工业的首位意识、主体地位、核心作用,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作用,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保护、现代农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

(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新体系。完善鼓励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创新人才的支撑作用,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加速对接和深度融合,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促进形成更多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在促进创新、加强就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举措,积极研究解决土地、资金等实际困难;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健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打造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以智力优势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上下功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发展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切实解决好农村综合改革、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素质提升、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短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七)要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解决农民增收、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就业创业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保障体系,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篇三】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仙女镇地处枝江市北部,与当阳市毗邻。总面积170.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11公顷,辖22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4万余人。近年来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以建设“工业强镇、物流重镇、生态休闲旅游名镇”为目标,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服务园区,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园区环境大为改善,项目建设卓有成效。扎实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我镇经济发展现状

2012年1-6月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659.88万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04.88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18.13万元,地税完成611.75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7900万元,同比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亿元,同比增长1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15亿元,同比增长34.5%。中小企业加速成长,新增规模企业1家(宏昌公司),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4家。另外,瑞克实业、雅丰公司、强劲公司3家企业正积极筹备进规。1至6月,全镇生猪出栏46100头,同比增长3.04%;家禽出笼105612只,同比增长6.2%;夏粮总产量2871吨,同比增长2.94%;油菜总产量7576吨,同比增长1.54%;蔬产总产量7328吨,同比增长4.79%。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全镇已初步形成肉牛养殖、优质柑桔、花卉苗木种植三大特色产业。目前,全镇年出栏1000头肉牛养殖大户达到3家;柑橘打蜡、销售大户达到200多户;花卉苗木种植大户已达到60余户。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按照市政府规划我镇主要以建材、包装为主的工业园。目前我镇招商储备的项目不多,质量不高,特别是大项目少,有比较优势和较高税收贡献率的项目更少,很难形成定向招商。未能把良好的交通优势转化成为产业优势。在三大特色农业方面投入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

2、城镇开发经营处于规划阶段,相对比较滞后。

3、由于仙女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村与村之间差异较大,农民生活水平差距大。

4、园区建设方面的困难。镇级财政收入压力较大,无法统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级财政配套建设落后,往往是项目在前、配套在后,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临主干道两侧的房屋拆迁难以推动,导致项目落地进度慢。企业招工难,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三、做法

1、全镇已初步形成肉牛养殖、优质柑桔、花卉苗木种植三大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我镇以李家茂为会长的肉牛养殖大户已达到3家,以周代年为代表的柑桔打蜡、销售大户已达到200多户,以胡光平为龙头的花卉苗木种植大户已达到60余户。

2、今年来我镇加大了老周场集镇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启动“示范一条街”建设。完成了枝当路与仙一路交叉口至老周场集镇三公里的路灯架设,安装高杆路灯68盏;投资34万元,对老周场集镇新正街两侧人行道进行改造升级,铺设新型人行道板1400米;启动老周场集镇街心花园和仙女经贸区仙女农贸大市场建设,并更新老周场集镇和仙女经贸区的环卫设施。

 四、对策和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现有企业。积极主动地争取上级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努切实做到依法依规、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优质服务。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紧紧依托仙女工业园平台,围绕新型建材、包装产业进行定向招商,进一步把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

2、稳妥推进城镇开发经营。积极顺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仙女新区发展规划,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紧临枝江主城区的实际,适时提出了高速公路以南激活“一方热土”,建“工业新区”;高速公路以北保持“一方净土”,建“生态新区”的思路,努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仙女。

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示范村的建设,以点带面,分类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老周场集镇和仙女新区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意识,打破城乡壁垒,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力度,注重对农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引导,促进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与覆盖,努力形成产业互动、城乡共荣的良好局面。

4、加大拆迁力度、加快仙女工业园建设。积极配合市政府加强仙女工业园区建设。使工业园区内道路网络日趋完善,供电、供水、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到位,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对现有在建项目,重点有国泰科技、日威食品、仙女服饰等三家企业,要采取倒排工期,加压紧逼等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

【篇四】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办《市委四届八次全会筹备工作方案》安排部署,由崔昆常务副市长带队,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着重围绕“一带两廊”发展规划实施和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结合推动黄河流域(**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情况

黄河自黑山峡入境,流经**182公里,灌溉面积160万亩,惠及沿岸15个乡镇67万余人,沿黄地区物产丰饶、资源富集、环境优美,已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区域。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3亿元,三次产业占比由“十三五”初期的17.4:42.9:39.7调整为14.3:43.5:42.2,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调,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良好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按照引进大项目聚集产业,打造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打响“云天**品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工建设亚马逊AWS、中国移动、美利云、中国大脑、中国联通等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30万台、上线运营服务器近20万台,云存储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不断提升骨干网络等级,建成至北京、西安、太原等地骨干互联网接入线路,出口带宽达到4.7T,西部云基地采用全自然风冷技术的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低至1.1,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土地、电价、税收政策全面落实,“宏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项目落户**,商业卫星天线组阵、风云气象卫星等项目顺利推进,“**一号”(钟子号)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

(二)新材料新能源稳步发展。新材料产业方面,**工业园区形成了锦宁铝镁40万吨铝镁新材料、锦宁巨科40万吨高端铝板带箔、今飞集团一期220万只汽车铝轮毂等产能,原铝—型材—铝板带箔—轮毂制造产业链逐渐延伸;天元锰业与镇罗铁合金企业兼并联营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园区重点引进的中化国际锂电池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华御化工高温导热油、利安隆8000吨高分子助剂项目基本建成,产业发展层次明显提升。新能源产业方面,全市现有新能源发电企业82家,其中风电16家,光伏66家。新能源发电并网装机规模达到484.33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652.41万千瓦的74.2%,占全区新能源装机容量1849.8万千瓦的26.2%。围绕风电光伏产业,隆基硅、协鑫等新能源制造企业聚集发力,形成了1.5万吨单晶硅、1万吨多晶硅、300兆瓦电池组件的产能,实现了工业硅-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三)冶金化工产业逐步成熟。依托黄河取水的便利,打造**、**2个工业园区,建成了照壁山等水库,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38家,2018年用水量达到4400万立方米。冶金化工产业是支撑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规上企业达到41家,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冶金产业方面,以**钢铁集团、茂烨等龙头企业带动,按照规模化、绿色化、循环化要求,不断整合产能、提升品质、更新设备,建成宁钢智能制造、宇光能源技术改造、茂烨环保改造等一批项目,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产业链条拉长延伸。化工产业方面,坚持“三高一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度安全和生态环保优先)的发展方向,引进紫光、瑞泰、华御、兴尔泰等龙头企业,形成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高分子材料等6大产业链,产品涉及蛋氨酸、紫外线吸收剂等40多个品种,园区间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互补、藕合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四)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驰名中外的**是黄河与沙漠完美交融的神奇景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来此旅游,立足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以5A景区**为龙头,连接高庙、南岸半岛、寺口子、黄河宫等景区组团发展,成功举办全国导游大赛决赛、环球旅游盛典(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等活动,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成功打造旅游新镇、**水镇、**娱岛等服务业集聚区,**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旅游这个绿色产业已成为我市特色支柱产业之一,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8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8亿元,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2%和12.6%。

(五)交通物流产业破题发展。**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有包兰、宝中、太中银、干武、城际5条铁路在此交汇,5条高速公路、4条干线公路穿境而过;**机场稳定运营北京、上海、重庆等8条航线;中兰客专、乌玛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市发展交通和物流产业得天独厚。按照打造全国性铁路物流基地、丝路经济陆路交通物流枢纽、国内空中物流中转节点的目标,积极与青岛港、日照港等东部港口合作,开展铁路班列及多式联运合作,挂牌成立**海关,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年货运量达到2800万吨。建成物流园区11个,培育物流企业384家,引进顺丰、德邦、韵达等快递品牌16个,布设快递网点100余个,实现全市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基本覆盖。2019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69.1%。

(六)功能农业质效同增。依托便利的黄河水灌溉条件和优良的水质条件,围绕“一带两廊”战略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硒砂瓜、枸杞、蔬菜、苹果以及草畜等较为成熟的农业产业体系,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4.3%。按照打响功能农业品牌,打开富硒产品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打响自然富硒品牌,标准化种植硒砂瓜6万亩,销售好于普通硒砂瓜;**枸杞荣获国家首批道地中药材认证,品牌价值达172.88亿元。**被誉为中国“塞上硒谷”“中国硒砂瓜之乡”和“中国枸杞之乡”。形成了以卫宁灌区为主的奶产业带和以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地区为主的草畜产业带,全市肉牛饲养量达45.3万头、奶牛存栏达8万头,西海固高端牛研究院挂牌运行,培育壮大了华润(**)、夏华、沐沙等龙头企业,有效带动了“一带两廊”产业带上群众脱贫增收。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体系,下一步发展思路也十分明确,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配套弱、要素少等因素,重点产业在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方面还有差距。

一是工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入园企业大多为东部、南部地区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科技、人才资源集中在总部,入园后内部创新体系不建全,自主创新积极性差,在科研产品开发方面投入较低,限制了企业持续壮大和市场竞争力。节能降耗面临巨大压力。冶金、化工行业是能耗和“三废”、二氧化碳排放大户。2018年自治区下达我市单位GDP能耗任务是下降1.7%,实际增长3.6%;今年自治区下达任务是下降5%,预计增长0.2%左右,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的难度大,压力大,部分企业计划项目难以落地。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愈加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需求总体放缓,产品价格下滑,同时人工成本增加,土地、能源、水、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的进一步紧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企业经营困难。

二是云计算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云计算产业还有较多短板,长途传输和网络路由质量不优,网络时延偏大,数据丢包、误码率偏高,导致用户体验差,制约数据中心“热数据”业务拓展;水、电、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还有待继续完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施较少;人才引留难,企业人才培养投入不足,人才项目推进缓慢;产业集聚不够,数据开放、增值服务能力较低,云制造、云应用企业较少,制约产业发展壮大。

三是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短板较多。**5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不强,客源主要集中在**本地和周边的陕西、内蒙等地,占比达到84%左右。4A、3A级景区开发建设较慢,近几年投资活力减弱,部分景区功能退化,**、**旅游产业基础薄弱,景区开发滞后,全域旅游的框架尚未完全拉开;配套服务能力不强,尚未形成连片特色和个性化较强的住宿、餐饮品牌,游购娱开发深度不够,缺乏休闲产品,特色旅游商品种类较少。

四是物流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准确的定位,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缺乏物流策划、组织及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形成行业管理体系。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缓慢,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尚未形成全方位链接,在智能运输、智慧仓储、信息作业等方面还有不足,与打造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区域级零单分拨中心和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五是功能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在现代化经营理念方面还有欠缺,组团发展、协作发展意识不强,标准化生产推广比较缓慢,品牌培育保护难度大;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缓慢,农产品转化率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尤其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营销的手段还不多,不能满足产业快速融合发展。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习总书记指出:黄河水资源量有限,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我市要始终抓住“三个着力”重点,守好“三条生命线”。全面落实“一带两廊”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大力推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行业扩大规模,引导企业开展节能节水改造和资源循环化利用。一是推动新型工业转型发展。充分发挥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提升服务、聚集产业的积极作用。冶金化工产业方面,坚决杜绝生产工艺落后、单纯原材料生产企业进驻园区,积极对接引进市场前景好、生产工艺先进的企业和项目,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大功夫,加快实施紫光关键工艺改造、中电投园区蒸汽管网等项目,着力推动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各类产品耦合。新材料产业方面,依托锰基、铝基新材料发展基础,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增加新产能、提高附加值,加快推进天元锰业与镇罗铁合金企业兼并联营,重点实施天元锰业42万吨电解金属锰智能化生产、中化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线等项目,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新能源产业方面,把提高技术水平放在首位,引导和支持光伏制造企业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鼓励和帮助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效益。加快推进中电建麦垛山风电、浙能香山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建设,提高新能源发电的转化率和新能源制造业的效益。二是大力实施农业提质增效行动。按照“一带两廊”发展规划,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围绕硒砂瓜、枸杞、富硒苹果、富硒蔬菜、肉牛、奶牛,**县重点围绕枸杞、硒砂瓜、肉牛、奶牛,**县重点围绕马铃薯、肉牛、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带动,全面推进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切实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坚持市县跑市场、县乡抓种养,将富硒硒砂瓜“三筛选一培训”和专供专营产销模式及经验做法,复制推广到枸杞、苹果、水稻、蔬菜、马铃薯、小杂粮等品类,将更多富硒农产品打入高端市场。

(二)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发挥我市在发展云计算、全域旅游以及沙产业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发展壮大健康绿色产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云计算产业集群发展。全面落实关于打造“云天**”的实施意见,推动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加快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人民网数据中心推进步伐,在西部云基地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促进各领域、各行业智慧化应用。立足新一代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建设**城市大脑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互联网+旅游、环保、公安、卫生、教育等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动青希灭火器、达天飞艇等产品扩大规模、拓展应用、打开市场。发挥商业卫星测控、地面卫星定标场的基础作用,拓展数据存储和应用业务。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以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为目标,争取寺口子景区建成4A级旅游景区,加快大漠边关、天湖等3A级景区创建步伐。着力推动**景区提质扩容,加快推进星星酒店、旅游交通设施工程、沙漠野奢酒店等项目。打好旅游组合拳,做好“旅游+”“+旅游”的文章,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积极探索推进沙漠经济。打响**沙漠水城品牌,在大力推进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的同时,坚持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将发展沙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来抓,探索推进沙生药材、沙漠康养、沙漠温泉、沙漠特色养殖、沙漠有机农产品等相关产业,着力实现生态与产业共赢。

(三)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产业,增强区域发展禀赋。抢抓“一带一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等机遇,发挥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着力构建黄河流域便利高效的交通物流条件,加快推进**至兰州客运专线、乌玛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镇罗公铁物流园、**火车站改造、机场二期扩建、国道338改线及下河沿黄河大桥在2020年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宝中、包兰、太中银复线扩能改造、**至**高速公路、**至平川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争取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逐步推进交通物流产业破题发展。

(四)全面打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卫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坚决打好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加快实施第三污水处理厂、入黄排水沟综合整治等项目,确保黄河水不被污染。组织实施危废处置中心二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乡垃圾综合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净化等环保项目,全面推进园区、城镇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围绕黄河沿岸及各类产业园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重点实施**水源地替换、城东区水污染综合治理、水务一体化、**西安供水和南华山水源涵养林等工程,着力构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五)深入推进“生态园区、绿色工厂”建设。牢牢抓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两个关键,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从推动绿色集约发展、加快低成本化改造、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推进增量配电改革、创新投融资等方面着手,积极引进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足、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深化“生态园区、绿色工厂”创建成果,按照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的战略要求,统筹资源要素,提高单位产出效益,对区域僵尸企业和闲置土地分门别类进行清理清退。推进建设智慧园区,建立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完善和提升气、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将高新区建成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

【篇五】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4月6日,市粮食局召开了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库存检查工作会议。市粮食局局长杨美玲出席会议并作了工作报告。县、市粮食局局长、粮食库存检查业务负责人、渭中、省、市粮食储备企业负责人、市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杨美玲传达了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年xx今年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安排部署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库存检查。杨美玲强调,今年库存检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与往年不同。各县市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准确把握内涵要求,明确检查重点,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她要求县、市粮食局及有关单位充分认识到粮食库存检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协调,确保粮食库存检查的顺利完成。纪检组长刘雅丽宣布了检查责任和工作纪律。要求认真落实基于领导责任制的检查责任制和问责制;认真检查工作纪律和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会议下发了《20xx年渭南市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检查的范围、内容、时点、方式及工作要求等。会议还对第三批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进行了授牌。

【篇六】高新区用地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始终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按照”;开工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抓投产,签约项目抓落地,储备项目抓前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基础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谋划重储备。

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文化旅游、民生事业、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谋划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力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个,谋划项

目库动态投资达☆亿以上。部分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争取到位各类资金☆亿元,同比增长☆%。

(二)抓招引促发展。

研究制定了《☆区20__年争取资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安排意见》和《☆区20__年外出招商工作方案》,编印了《☆投资合作项目》,由区级领导带队赴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重点区域招商。目前,全区共组织☆个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批次,对接项目☆个,签约项目☆个,签约金额☆亿元。

(三)抓落地优环境。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四办”改革,全面推行“一张清单、两端服务、三办承诺”审批服务机制,行政审批服务基本实现了”;一枚章”办理。加大力度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定期组织开展项目前期手续“集中审批”活动,累计审批重大项目☆个,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有力推进了全区重大项目建设。

(四)抓进度严督查。

强力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包抓责任制,严格落实“九个一”督查考核机制,定期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难点、卡点问题。目前,全区计划实施的☆万元以上新、续建项目☆个,已开工建设☆个,共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全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从项目建设的总体推进情况来看,与年初制定的计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企业层面来看

近年来,农业、装备制造、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行业运营难度明显增加,企业投资更加谨慎,一些已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的重大项目如☆等项目迟迟未能开工建设。同时,受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一些已经开工的项目因资金问题进展缓慢,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如☆农产品集散中心、☆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等项目。

(二)从部门层面来看

1.项目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对项目谋划、项目入库、项目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被动应付情绪,对新政策缺乏探查能力,对已有政策缺乏深入研究,项目谋划缺乏前瞻性,不能及时抢抓政策机遇,符合政策的项目没有及早谋划入库,导致招引项目因未提前入库而无法落地,错失了发展的有利时机。项目经办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精,对项目资金申请工作认识不足,对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申报政策缺乏基本了解,在项目申报前期对申报程序不熟悉,申报项目时不了解申报特点与申

报范围,项目设计时找不到项目与申报条件的最佳结合点,错失了申报机会。

2.项目审批效率不高。虽然积极响应了国家”;放管服”改革,精简了办事流程、压减了办理时限,但项目前期手续繁琐、审批部门多、环节交叉、代办衔接不顺畅,业务审查、专业测量、现场核查等环节不够紧凑等问题任然存在,一些涉及上级审批的事项,如规划调整、土地变性、图纸审查等手续,办理周期仍然较长,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展。

3.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部分项目决策程序不规范,项目安排没有充分考虑用地规划和现实约束性指标,委托编制规划时缺乏预见性,对中、远期发展需求和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考虑不全面,招引项目落地时,要么不符合规划,无“地”可用,要么不符合投资方意愿,不愿意选,而规划修编程序复杂、耗时长,部分项目业主等不住、拖不起,只能放弃投资。如☆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总投资☆亿元,因现行的城乡规划中没有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规划,致使项目无法投资建设。

4.项目储备不足结构单一。受产业结构调整、实体经济亏损、市场供求关系等影响,社会资本对工业企业的投资意愿下降,加之土地、税收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清理规范,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全区现有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

术项目、工业项目、生态项目、文旅项目数量少、规模小,总体投资增幅不大,尤其缺少投资超☆亿元的重特大项目,工业固投整体缺乏后续重大项目支撑,工业发展后劲不足,文旅项目缺乏特色和亮点,无法吸引和留住游客,项目对产业链和我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偏弱。

5.服务工作有所欠缺。受当前体制机制影响,部门服务规范有余,灵活不够,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项目申报人员所咨询的问题有时不能准确回答和一次性告知,造成服务对象多次往返。一些基层的项目帮办人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缺乏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的主动服务意识。

三、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加大组织协调力度

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深化对重大项目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观念,破除强调客观多、反思自身少,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做的保守无为思想,真正从加速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来审视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建设。

1.明确责任。要继续完善领导包抓联系制度,将重大项目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做到责任明确、措施明确、时限明确,督促责任单位落实责任目标。各重大项目的责任单位负责人要靠前指挥,亲自安排、亲自协调、亲自督战,切实加强对主要目标、重要节点、热点问题的跟踪督查。区政府要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包抓项目进行协调会办,各责任部

门要认真配合,对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卡点问题,认真剖析,对症下药,一抓到底,一一解决。

2.加强协调。发改部门对上要继续发挥好参谋作用,努力掌握上级机关项目建设更多的信息和政策倾斜,梳理分析全区当前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及时向政府

领导反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下要发挥好指挥作用,对各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要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方式,盯人、盯事、盯结果;对职能部门要发挥好协调作用,利用各种例会和协调会议,召集职能部门,集中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3.形成合力。相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从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上下、内外对接协作渠道,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要素保障、市场配置、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增强投资吸引力,围绕重点项目的谋划、规划、审核、用地、环评、安评、统计监测等关键环节,找准自身工作的着力点,形成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

4.加大宣传。新闻媒体要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多角度、全方位跟进报道项目进度、保障服务的具体措施,对内营造氛围、鼓舞士气,对外展示形象、提升影响,以新闻宣传促进项目建设,增强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项目促发展的信心。

(二)积极谋划,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当前,我区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需要项目来做大,产业需要项目来优化,民生需要项目来支撑,转型需要项目来实现。因此在抓好现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要用科学务实的理念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切实转变”;重项目数量轻项目质量”、“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效益”等思维定式,强化考核招引重点项目的精准率、签约项目的落地率和竣工项目的成活率以及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分产业招引方向和重点,着力招引一批大投入、大体量、高科技、高产出的重大项目。要切实抓好明年重大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在编制重大项目前要充分研判和论证,听取多方建议和意见,确定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优势、有前景、效益好、质量高且符合我区实际的好项目,增强重点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成功率,避免因项目论证不充分造

成投资损失、时间浪费和机遇丧失。要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强势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切实做到”;在建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

(三)创新思路,加大服务保障力度

政府的职能是管理更是服务。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各自为政的现象,彻底破除狭隘的本位主义,自觉摒弃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1.提供高效审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清理不必要的前置审批,建立项目审批综合

预审、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将串联审批优化成并联审批,让前台与后台、部门与部门、部门内部充分融合,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做到高效审批、便捷化发证。属于上级审批的项目,要发挥盯劲、粘劲,尽量缩短审批时间。

2.提供便捷服务。进一步加快”;中介超市”建设,强化对项目建设中介服务的监管,对中介机构的办理项目、办理时限、收费标准进行公示,对中介机构进行星级评定管理,同时清理不必要的收费项目。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做到对申报人员的一次性告知,为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选优配强窗口工作人员,并将窗口工作经历作为评先评优、晋升提拔的标准之一,使公务员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

3.提供要素保障。在继续争取用地指标的同时,整合农村废弃住宅等闲置建设用地指标,通过规划调整、用地置换等方式,将建设用地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建立闲置用地回收利用长效机制,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提升项目落地率。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千方百计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最大限度地满足重大项目的贷款需求,并主动帮助项目业主对接国家产业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要加

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各类建设性资金要优先用于重点项目中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切实提高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放大功能。

4.提供培训指导。发改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相关单位紧跟政策导向,找准项目谋划方向。要及时收集摘录上级下发的优惠政策信息,并以简报形式印发各相关单位,适时提醒符合政策条件的项目及时入库或落地。

5.提供经费支持。财政部门要充分吃透中央、省市政策,全面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奖励政策,对承担招商引资任务较重的部门,从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调配和倾斜,建立简洁高效的外出招商费用报账制度,保障外出招商的必要经费,提升外出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既不铺张又不制约,发挥招商引资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

(四)注重落实,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抓项目建设不能空喊口号,关键要看结果。要通过有效措施,让部门工作细起来,让项目法人急起来,确保项目以最快速度建起来。

1.强化监督,提升效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超时缺席默认制等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实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同步,使行政审批申报、受理、审核、办结和送达等环节,在全程监督下进行,确保其运行全过程处于公开、透明、被监督状态。对影响项目建设推诿扯皮、违规操作等“慢作为”、”;不作为”行为,要及时查处,追究主管人员和经办人员的责任。

2.加强督查,跟踪问责。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和频次。以实打实的考核举措倒逼项目突破的有效推进,每次的督查结果,都要记录在案,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之中。对一些进展慢的项目、工作滞后的责任单位,不仅要通报批评,更要跟踪问责。在下一次督查时,还要深入一步,看责任落实了没有,进度赶上了没有,切实增强督查的效果。

3.诚实守信,对等履约。政府要加强诚信建设,对于出台的优惠政策、作出的承诺,要言必行、行必果,不折不扣执行到位。要针对各重大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政策,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也要督促各项目业主按期兑现承诺的资金投入、形象进度和投产达效等事宜。对迟迟不开工建设或者进展缓慢、未按约履责的项目,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lzjjdc.com/yantaotihui/554969/

为您推荐

2024年主题教育调研报告六篇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主题教育调研报告六篇,欢迎品鉴!

2024-02-21 10:25:29   2024年主题教育调研报告怎么写   2024年主题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6篇】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6篇

2024-02-20 17:09:05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题目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怎么写  

调研报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篇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报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

2024-02-20 15:50:58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六篇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

2024-02-20 14:30:51   全面从严治党调研工作方案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情况调研报告(通用6篇)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指各级党委(党组)、政府(行政)及其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当承担责任的制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情况调研报告(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

2024-02-18 15:24:15